第382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陈松重生1983陈松!
陈松双手一摊,说出的话颇有吸引力,这项规划让下面不少人瞬间就动了心。
“听起来是不错,但是咱们这万一都种了石斛,那咱们吃啥?地里都不种水稻了,咱们可就只能饿肚子了!”
前排这位中年的叔伯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就是,哪怕石斛再挣钱,咱们也不能为了种石斛,连吃的那一口粮食都不种啊!”
“就是就是,这法子咱们可不答应。”
乡下可不兴买粮吃,都是家家户户自己种地收粮,交了公告粮后,就是家里一年的口粮了。这要是地里都种石斛,那肯定不行,到时候没有口粮,那就饿死了!
“这个我来回答。”老支书走上前。
这个问题,老支书和陈松早就考虑到了,开会前还和陈松在会议室讨论了方案。
“咱们啊,要是通过这项石斛种植厂的决议,村委里会动员大家把田地集中,把土地搞城规模连片状态,位置不好的地会进行更换,我们尽力促成机械化农业耕种。松娃子会帮忙弄几台农机和收割机啥的,到时候也算是咱们的村里的财产。”
“这不对吧,他二叔,这不是会到几年前的公社了嘛?”有人疑惑问道。
“那怎么能一样呢,那时候时候一起干活一起收工,吃的大锅饭,咱们现在只是进行规模化机械化耕种,地还是你们的,干活还是你们自己干,只不过为了方便给你们连在一起了,到时候用农机一次性全给你们搞定而已,性质不一样。”
老支书知道底下不少人不懂,所以耐着性子解释。
机械化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有着不少优缺点,也极容易造成生产力降低的影响。
不过陈家坳这边虽说是要搞机械化,但和我们所认知的机械化成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至少最大的一条不同就是,陈家坳这边的地,还是属于农民自己的,仍旧需要农民自己去关照自家的地。
只是单纯连成了一片,为了方便集中另外余下的土地进行石斛种植而已。
老支书说的很详细,大家知道这种方式不会回到原来的公社时代后,也就放下了心。
“好了,咱们再说说这厂子的投资。我会投资一半10万块,剩下的就是村委出地,各位叔伯婶子每家出份子或者出地,合成另一半的10万块份额。”
陈松继续说着自己的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