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疑 (第2/2页)
卢靖南一笑否之,指了指左臂上所绑的、带孝用的白色布带,道:“谢门主说笑了,在下此行又不是为了科举赶考,怎么会带那些东西。”
谢晓天也赔笑道:“呵呵……老夫此行,只为主持公道,自然也是没有携带的,既然如此,那便只好请翠微剑派的郑掌门尽一尽地主之谊了,郑掌门,你意下如何?”
郑贺年闻此一言,心中暗喜,当即回道:“谢门主客气了。”转身望着林松说道:“三师弟,去取笔墨纸砚。”
林松闻声应道:“是。”走出人群、飞身离去,片刻即返,用一个托盘端着笔墨纸砚,送到了郑贺年的面前。
郑贺年示意林松将笔墨纸砚端给冯海。
林松无奈,只得亲自将笔墨纸砚给冯海送了过去,因为心中有愧,不敢直面冯海,只是低着头走路,等冯海从他手中接过托盘后,他才退后一步,向冯海作揖拜了一礼,又低着头默默返回。
郑贺年为什么特意指派了老三林松去送?
别人或许不会多想,但冯海却已经读懂了郑贺年想要传达的意思,于是,提笔便模仿着林松的笔迹,在纸上写下了十二个草书:冤有头,债有主,早退避,可免死!
谢晓天看着冯海写完,示意秦淑远过去取看。
秦淑远取走冯海写下的笔迹,转身呈给谢晓天观看,而后又从身上取出他在萧世仁后颈发髻下找到的那张折纸信,放在一起做对比,两相对比过后,谢晓天又命秦淑远将两封信送给了卢靖南传看,卢靖南再送给沈轻鸿观看,最后,由沈轻鸿送给了萧兰儿观看。
萧兰儿从沈轻鸿的手中接过纸张,两相对比之后,发现笔迹竟有九成相似,一时无法接受,但以她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发现了端倪,不禁望了一眼林松,想了片刻,收回了目光,道:“这两封笔迹虽然极为相似,却也不难看出有模仿的痕迹。”
谢晓天却反驳道:“萧姑娘此言差矣,任何一个人写同一句话两遍,都会有所不同,存在细微的差别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必吹毛求疵?”
萧兰儿一时无言以对,不禁望向了冯海,不明白他为什么执意如此,但冯海却看也不看她一眼。
沈轻鸿见此,开口声援道:“萧姑娘之言、也不无可能,他们师兄弟之间相处百年,早已熟悉了彼此的字迹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先前听秦公子所言,根据当地仵作推断,凶手所用的剑、大约款两寸三分,何不再查验一下兵器?”
郑贺年闻言,想了片刻,开口道:“不必验了,除了我手中的翠微剑宽两寸两分以外,其余师弟们的剑,均是东华铸剑谷公孙简老前辈亲自锻造而成,宽两寸三分,这世间宽两寸三分的剑也绝不至于此,若是凭此断定凶手的话,那要受此事牵连的人,可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