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迷茫的朱元璋,请圣父教咱! (第2/2页)
最后的工律,有二卷,关于营造与河防方面之法律。..
try{ggauto();} catch(ex){}
五刑之外,另外增加了流徒充军、死刑凌迟等刑罚,而株连亦有夷灭九族、十族者。
总得来说,大诰的打击矛头是针对全体吏民,但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其八成以上的条目是属于治吏方面。
对于这份后世的《大明律诰》,朱元璋是越看越满意。
当然,这本来就是未来的他制定的律法,自然合他的心意了。
当看到的时候,朱元璋不由得拍了一下大腿,大为兴奋的说道。
待朱元璋看完手里的《大明律诰》之后,李长生慢条斯理的问道。
朱元璋满面红光,很是兴奋的说道。
李长生摇了摇头,否认道。
朱元璋猛然摇头,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长生懒得争辩,只是轻声说了一句。
而后,他伸手一指点出,刹那间整个世界都凝固了。
李长生的声音悠悠传出,朱元璋此时却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因为他发现,四周的一切都在变化。
地上的枯草很快就变得翠绿,再成长、再枯黄、又重新从地里钻了出来,就好似轮回一般。
又好似施加了时间加速的神通,使时间的车轮快速前进。
不仅如此,远处那个山村也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初始时,山村里的百姓由婴儿快速长大,结婚生子,很快变老,直到进入坟茔。
山村也渐渐变大,从一开始的几户人家变成十几户,上百户。
但一场大乱到来,这百来户人家很快就死绝了,这里沦落为一处荒地。
李长生的声音悠悠传说出,朱元璋好似看到了未来,整个大明天下的官员都如履薄冰,不敢伸手贪污。
纵使有贪污者,也很快就被处以极刑,轻则断手、刖足、阉割,重则剥皮楦草、诛连九族。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官场的风气为之变色,人人自危,不敢再贪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人不怕死,也因朱元璋制定的律法太过严酷,官员的俸太少,不足以养家糊口。
有官员铤而走险,贪污者屡禁不绝,哪怕被处以极刑,也无法杜绝。
于是,皇帝大怒,将禁卫军亲军都尉府改组为锦衣卫,命其监察百官,更进
一步加强对官吏的管理。
此外,皇帝于午门外特设,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这一系列的举措狠狠震慑了天下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敛。
但可惜,堵不如疏,到了后期洪武三十年,越来越多的官员贪污。
的哀叹。」
李长生接着说道,传入朱元璋的耳中,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相应的影像。
那一幕幕,是天下百姓的生活变化。
初始之时,百姓生活富足,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到了后期,贪腐横行、屡禁不绝,他们再也难以维持富足的生活。
所谓。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让他们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更别说,还有那些如豺狼一般的酷吏。
他们虽不入品阶,也算不上是官员,但对付底层的百姓,他们却一个个都是好手,更是极尽手段。
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山高皇帝远,虽有《大明律诰》在手,却没几个识字,也不懂得如何反抗,就更别说去京城告御状了。
一县之长的县令,就是他们的天,就足以执掌他们的生死。
一道光芒闪过,之前的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原点,地上翠绿的青草重新变得枯萎。
远处那个消失的山村又重新回来了,变回了原本的模样,只有几户人家。
时间再次回到了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
朱元璋张大了嘴巴,眼神之中充满着震撼,久久无法平息下来。
他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虚幻还是真实。
这到底是长生圣父的戏法,还是真实的未来?
这时,李长生出声,再次问起之前的那个问题。
朱元璋不知道,他仰天长啸了一声。
长生圣父的问话,好似一柄柄巨锤,重重的砸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
那一柄柄巨锤的后面是一个个无辜的天下百姓,他们愤怒的冲他吼叫着。
一声声质问,冲击着朱元璋的心神,令他无所适从。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迷茫,还有愤怒,以及无助。
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种种思绪冲击着他的心神。
李长生见状,轻叱一声,有如洪钟大吕一般,直击朱元璋的心灵深处。
朱元璋眼中的迷茫尽去,他长身而起,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来,肃然说道。
这一跪,不仅是出自私心。
这一跪,也是为亿万百姓。
这一跪,更是为天下社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