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141章 匠造学堂,革新科技

第141章 匠造学堂,革新科技 (第2/2页)

年轻人激动地回答:\是的,陛下。我结合了老师教的原理和家传的手艺,设计了这个自动磨坊。\

朱雄英仔细观察模型的运转,赞许道:\很好!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继续努力,将来必成大器。\

随着匠造学堂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人才慕名而来。朱雄英决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推广新技术。

\在江南设立造船分院,在北方设立农具分院,在西南设立采矿分院。\朱雄英在御前会议上说,\让技术创新遍地开花。\

他还下令,所有新技术必须编写成册,供各地工匠学习。同时,鼓励工匠们记录自己的经验心得,形成技术传承体系。

一年后,匠造学堂的成果开始显现。装备了新式火器的军队战斗力大增,采用新技术的农田产量提高,使用新型船只的商队航行更加安全。

在一次朝会上,兵部尚书汇报:\陛下,装备仁宗炮的边军,在与蒙古骑兵的小规模冲突中大获全胜。敌军见我军火力凶猛,不敢再犯。\

户部尚书也报喜:\今年各地丰收,粮仓充盈。采用新式农具和灌溉系统的地区,产量普遍提高两成以上。\

朱雄英欣慰地说:\这正是匠造学堂的价值所在。技术进步不仅增强国力,更能造福百姓。\

他继续说:\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持续创新。朕决定增加学堂经费,招募更多人才,开展更多研究项目。\

王守仁提议:\陛下,臣建议设立技术奖励制度,对有重大发明创造的工匠给予重赏,激励更多人投身技术创新。\

朱雄英立即采纳:\好主意!不仅要物质奖励,还要给予荣誉。朕将亲自为杰出工匠授勋,让他们享受与文官同等的礼遇。\

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创新热情。匠造学堂成为大明科技进步的引擎,源源不断地产出新技术、新发明,为大明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仁宗五年冬,北方边塞烽火再起。蒙古各部趁大明改革之际,聚集十万铁骑,兵分三路南下,意图重现昔日辉煌。

急报传至京城,朱雄英召集内阁议事。兵部尚书忧心忡忡:\陛下,蒙古军势大,边军恐难抵挡。请速调中央军北上!\

朱雄英手按奏章,沉吟片刻:\蒙古部落野心不死,此战必须给予重创。\他目光扫过众臣,\朕意任命燕王为主帅,统领北上大军。\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寂静。礼部尚书率先发声:\陛下,燕王虽勇武,但毕竟是藩王,恐...\

朱雄英摆手止住他的话:\燕王久镇边疆,熟悉胡人战法。此时此刻,当以国事为重。\他顿了顿,\不过,朕会派徐辉祖率中央军随行,以壮声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