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明风流 > 第632章 算计至死

第632章 算计至死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明风流!

张延龄是晌午时分才知道了朝中发生的事情的。他先是惊愕良久紧接着便大笑出声。

刘瑾等人精心安排了这场朝会煞费苦心。然而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皇上没有给刘瑾等人任何的余地便决定了此事可谓一锤定音粉碎了刘瑾等人的图谋。这件事可太具有戏剧性了。

张延龄不知道朱厚照为何会如此果断这一次居然自己做主了这件大事。或许皇上已经明白过来了对于大明朝廷内的权力要给予平衡不能让内廷独大专权。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皇上是真的长大了已经明白了御下的权力平衡之术懂得利用这种手段来平衡朝廷中的权力分配了。

说实话杨廷和就任内阁首辅之职这是张延龄完全没想到的。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杨廷和都不太可能升任首辅。

前两日张延龄还想过这个问题那时候他自己也认为杨廷和任首辅的机会很渺茫这一次或许焦芳是有机会的。在刘瑾的力挺下以及焦芳自身的资历之下焦芳很可能会就任首辅。

张延龄当时粗略的思索了一下觉得外廷唯一可以做的便是在递补的人选上做文章。哪怕丢了首辅也要保证内阁其他辅臣的人数优势。最佳的方案是递补两名或者以上的人选入内阁形成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来牵制很有可能成为首辅的焦芳。

虽然说内阁中的首辅大臣的权力是绝对高于其他辅臣的首辅可以力排众议决定某些事情。但是内阁的原则是辅臣共同辅佐皇上做出决定。一件事形成票拟的统一意见上奏皇帝批红原则上那是需要所有内阁辅臣的共同签字同意的。

最起码也要得到内阁大多数成员的赞成形成多数意见。倘若次次都是首辅强行决定某件事其余辅臣都反对都不肯在票拟折子上签字的话一次两次或者可以时间长了是绝对不成的。

洪武皇帝废了宰相之职便是防止朝廷之中有人搞一言堂掌控太大的权力。当年太祖洪武皇帝下狠手宰相胡惟庸一案杀了三万多胡党以及牵连的人员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便是借着胡惟庸专权之行为后世子孙扫清臣子专权皇权旁落的障碍。

这之后的内阁其实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部门。内阁之所以共同票拟便是杜绝专权的手段。内阁首辅近年来虽然权力类似于宰相权势有越来越大的迹象但是朝廷上下对于专权之行还是极为警惕的。焦芳倘若真敢无视其他内阁辅臣的意见独断专行的话那么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太祖皇帝当年用三万多颗人头定下的规矩谁敢轻易违背?

不过皇上这么一手倒是让张延龄多虑了。

杨廷和为首辅粱储增补辅臣内阁没有落

到刘瑾的手中外廷再一次从倾覆的危机之中挺了过来真是一桩奇迹。

至于皇上为何决定让杨廷和就任首辅之职张延龄认为这其中或许也有情感的因素在。

据说李东阳临死之前皇上前往探望。两人在李东阳的房间里说了很久的话。皇上离开的时候眼睛是红的显然是掉过泪的。所以很可能是念及李东阳多年的功劳和苦劳心中是有所感触的。

李东阳临终之前恐怕也会做出一些安排对皇上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对于杨廷和和整个朝廷的局面也应该是真心实意说了一些话。杨廷和是他的学生他全力将杨廷和举荐入阁又怎会不为他向皇上祈求一个光明的未来。

况且杨廷和曾为东宫侍讲也陪伴了朱厚照不少年。尽管那不是朱厚照喜欢的事情杨廷和对朱厚照也甚为严厉但那毕竟算是有师徒之义。朱厚照定然对杨廷和也是有些感情的让杨廷和当首辅必定是有情感上的因素在起作用的。

总之这件事以这种结果而告终是张延龄所希望看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