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清明果 (第2/2页)
做完这些,张氏也将米粉磨出来了,现在就是做清明果的时候了。
先将清明草放锅里煮烂,然后再加入到微黄的米粉里,边加边用筷子搅拌,这时候就要看做的人的手艺了,清明果好吃不好吃,看的可就是这一步。
不能揉太干了,太干口感不软糯,特别是糯米放得少的情况下,但也不能揉太软,不然最后蒸出来的清明果没型,软塌塌的也不好吃。
对清明草的多少也有要求,放太多了清明果显脏不好看,放太少了不显色也不好看,总之,揉清明果的面团啊,就是个技术活。
严家要说做清明果的手艺,那绝对是张氏做得最好,今天也是她在揉面,将面揉成光滑的面团,就可以包清明果了。
这个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因为这时候他们也可以帮忙了,当然,这里不包括像严洛和三田这样的小孩,他们太小了,让他们上手如果包不好那不是在浪费吗?
所以,最终包清明果的人也只是王氏和两个媳妇,大田二田这两个男孩子对包清明果可没什么兴趣。
用手在面团上揪下一个大小合适的剂子,再压成稍厚的面片,舀上一勺红豆面或是黄豆面,将馅包进里面使其不漏,再用一张箬竹叶缠上一圈,清明果就算包好了。
王氏和两个媳妇配合默契,包出来的清明果大小均匀,形状统一,没一会儿,十多斤的清明果就包完了,得了满满的一大簸箕。
包好的清明果还是生的,要上锅蒸熟,在灶上的大铁锅里加水,放上甑子,把清明果按顺序摆放在甑子里,水开上气后再蒸小半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这时候就是最难挨的时候了,大人们还好,小孩子却是难以抗拒上气后蒸清明果散发出来的清香味道,严洛和三田在清明果上锅蒸了后已经来看三次了,最后直接就守在厨房的灶边,等着第一个吃到清明果。
王氏喊了几次喊不听,只好交代他们里灶边远点就随他们去了,谁又不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呢?
终于,小半个时辰后,清明果熟了,张氏来把灶眼里的火褪了,等温度稍微降下去了点,才来揭开甑子。
严洛和三田两个已经等不及了,其实大田二田他们也有点迫不及待,只是他们要大点了不好意思像小姑和弟弟那样到灶房来等,但现在看清明果熟了也一下冲进了厨房。
严洛在灶边垫着脚往甑子里看,奈何个头实在太小,怎样都只能看见甑子外面。急得她只好和张氏求助:“大嫂,清明果熟了吗?我要吃清明果。”
张氏见他们猴急的样子,笑骂一声:“真是些小馋鬼,清明果熟了,我这就拿出来,你们都让开点,现在清明果还很烫,小心烫到你们。”
说着就伸手到甑子里快速拿了两个出来,先给了严洛和三田一人一个,谁让这俩最小呢。可不敢直接递给他们,一人拿了一个碗给他们装上。
再伸手又给大田二田拿了一个,这俩孩子大了,张氏也不惯着,直接拿给他们,两人拿到清明果两只手来回倒腾几次,才勉强拿住了。
严洛拿到清明果并没有走,见在场的人都得了,和张氏说:“大嫂,我还要两个。”